何天擇

哲學(Philosophy)的英文字根由希臘文「愛」與「智慧」或「知識」合成。古時,人將一切的知識(抽象的或實質的,自然的或超然的)都包括在哲學中探討。 十七世紀現代科學崛起,採用度、量、衡嚴謹觀察與實驗的「科學方法」探究,脫離哲學揣測性思考的領域,建立科學中各部門的學問。但人的許多基本問題,不是科學方法所能及的,仍是哲學中的題目。即科學中的基本假設也仍脫離不了哲學探討的範圍。所以現在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仍是文憑上的廣泛稱號。

今日哲學所探討的問題包括:

  • 有沒有神?宇宙萬物存在的原因是甚麼?
  • 宇宙萬物的存在有否目的?
  • 在時間與空間之外有否實際?
  • 何謂真理?
  • 人是甚麼?有否靈魂?有否自由意志?
  • 生命是甚麼?為甚麼會死?
  • 人的「心」是甚麼?死後「心」仍作用否?
  • 如何斷定善惡?道德有否絶對標準?
  • 人該如何生活?如何相處?如何運用理性?
  • 領導該有何品質?等等

這些問題雖非科學方法所能及,但係人生基本重要而無法迴避的問題,所以提出討論思考實為理所當然,且是尋求智慧的起步。若它們得不到答案,人便不能過心安理得的生活,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西哲嘗言:「我們無法避免哲學,因為一切事物都有它們的隱藏意義,必須了解。」人之異於禽獸,便是因為有探究隱藏意義的需要。

可惜,主要的哲學問題,歷史上的聖賢哲士數千年的討論至今,仍得不到公認的結論。並且許多人認為,這些問題再討論下去還是不會有何結果的。所以有人形容哲學是「沒有起點與終點的路線。」或「哲學問題的辯論沒有勝負之分。」或「哲學的性質乃問題的擬議,並非問題的解答。」或「哲學由驚訝中起步,當哲學竭盡全力考究之後,仍逗留在驚訝中。」這些引句都告訴我們,人的智慧有限,力量渺小,無法為自己解答人生的基本問題。

感謝慈悲的天父,全智全能的神,祂不忍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祂已將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啟示在聖經裡了,使有心追求的人都可認識真理,過智慧的生活,人生有美好的歸宿。現在用培根的一句名言作為結語:「膚淺的哲學,令人離開神,深邃的哲學引人歸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