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格 William Lane Craig(翻譯:黃啟新)

原文:Does God Exist? 

魯益士(C. S. Lewis)曾經說過一個人不可能對上帝只適度地感興趣。畢竟,如果上帝不存在,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對上帝感興趣。另一方面,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我們會非常感興趣,而我們最終所關心的應該是如何妥善地與祂建立關係,因為我們的存在每一刻都依賴著祂。

所以那些聳聳肩然後說「如果上帝存在又有什麼分別呢?」,只是表明他們沒有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即使是無神論哲學家像薩特(Sartre)和加密斯(Camus) — 他們很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 — 都承認上帝存在與否對人類來說有天壤之別。讓我舉出其中三個原因來說明為什麼上帝存在與否有天壤之別。

1. 如果上帝不存在的話,生命最終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的生命是注定要以死亡結束的話,那麽最終你如何生活都沒有關係,到最後你有否存在過也沒有最終的關係。當然,你的生命可能有一個相對的意義,因為你影響了別人或影響了歷史的過程。可是最終人類注定要在宇宙的熱死(heat death)中被消滅,最終你是誰或你做過甚麽也沒有關係,你的生命是無關重要的。

因此,科學家對人類知識增長的貢獻,醫生對減輕痛苦的研究,外交官對確保世界和平的努力,各地的好人為改善人類命運的犧牲,最終一切化為烏有。因此,如果無神論是對的話,生命最終是沒有意義的。

2. 如果上帝不存在的話,那麼我們最終必須過著沒有希望的生活。如果沒有上帝,那麼最終沒有希望把我們從有限存在的缺點中拯救出來。

例如,沒有希望去擺脫邪惡。雖然很多人問上帝怎能創造一個有這麼多的邪惡的世界,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大部分的痛苦是由於人類自己對人類的不仁。上一個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恐怖有效地摧毀了十九世紀關於人類發展的天真的樂觀。如果上帝並不存在,那麽我們會毫無希望地困於充滿無理和無救贖的世界裡,並沒有擺脫邪惡的希望。

又或者,如果沒有上帝,就沒有希望去擺脫衰老,疾病和死亡。雖然作為大學生,你可能很難去想像,但嚴肅的事實卻是:除非你英年早逝,終有一天,你 — 你自己 — 會變成一個老頭子或一個老太婆,與衰老打著一場敗仗,在無可避免的退化,疾病,也許衰老中掙扎著。到最後,你會無可避免地死亡。死亡之後沒有來世,因此無神論是一種沒有希望的哲學。

3. 另一方面,如果上帝存在的話,那麼我們不僅有意義和希望,亦有可能親自認識上帝和祂的愛。試想想,至高無上的上帝愛你和想成為你的個人朋友!這將會是一個人可以享受的最高地位!顯然,如果上帝的存在的話,這不僅是對人類一般而言有著天壤之別,亦可以成為你改變人生的差別。

現在誠然以上各點並未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卻表明上帝存在與否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即使上帝存在與否的正反證據完全平等,我認為相信祂是明智的。也就是說,當正反證據平等時寧可選擇死亡,徒勞和絕望,而捨棄希望,意義和幸福,在我看來肯定是不明智的。

但事實上,我並不認為證據是絕對平等的。我認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上帝。今天我希望簡要地分享一下其中五個原因。每一個理由都曾經被寫成整本書,所以,我只有時間去為每個論點作簡單的概要,然後我們可以在討論的時候更深入地探討你想談的論點。

作為人生路上的旅客,我們的目標是去讓事物合理,嘗試去了解這個世界。上帝存在的假設在廣泛的經驗事實上合情合理。

1. 上帝在宇宙的起源上合情合理

你有否問過自己宇宙從何而來呢?為什麼一切存在,而不是什麼也沒有呢?典型的無神論者說過宇宙是只是永恆的,只是那樣。

但我們可以肯定這是不合情理的。試想想,如果宇宙從來沒有一個開始,這意味著在宇宙歷史裡有無限的過去事件。但數學家認為實際無限多的東西會導致自我矛盾。例如,無限減無限是什麼呢?在數學上,你得到的是自相矛盾的答案。這說明無限只是在你心目中的一個概念,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 — 可能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 — 說過:

我們不能在現實裡找到無限,它既不存在於自然界,也不能為理性思考提供合理的基礎。無限唯一可扮演的角色純粹是一種概念。[1]

但這意味著因為過去事件並非只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所以過去事件的數目一定是有限的。因此這一系列的過去事件不能永遠地追溯到以前,相反宇宙必須有開始的。

這一結論已得到卓越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發現所證實。其中最令人驚訝的現代科技發展,就是我們現在有相當有力的證據表明宇宙並不是永恆的,而是在大約一百三十億年前的一個稱為大爆炸的災難性事件中有一個絕對的開始。宇宙大爆炸令驚訝的是,它代表宇宙從無到有的起源,因為一切物質和能量,甚至是物理學上的空間和時間,都於大爆炸時誕生。正如物理學家戴維斯(P. C. W. Davis)所解釋,「宇宙的誕生,正如現代科學所討論 . . . 不僅是在先前不一致的狀態上強加某種形式的組織 . . . 而是一切有形的東西照字義地從無到有地誕生。」[2]

當然,多年來有其他理論被提出去避免這個絕對的開端,但沒有一套理論被科學界認 為比大爆炸理論更為可行的。事實上,在2003年博特(Arvind Borde),谷史(Alan Guth),和威令根(Alexander Vilenkin)都能證明任何平均在一個膨脹狀態的宇宙,不可能有永遠在過去,而是必須有一個絕對的開始。威令根毫不保留地說:

有人說過我們需要一個論點去說服有理性的人,而需要一個證據去說服甚至一個不講理的人。現在證據確鑿,宇宙學家不能再躲在一個有永恆過去的宇宙的可能性的後面。這完全沒有出路,他們需要面對那宇宙起源的問題。[3]

這個問題被牛津大學的肯尼(Anthony Kenny)巧妙地捕捉。他寫道,「主張大爆炸學說的人,至少如果他是個無神論者,必須相信宇宙是從無到有自發地誕生。」[4] 。但這肯定是毫無道理的!無只能產生無,那麼為什麼宇宙會存在,而不是什麼也沒有呢?宇宙從何而來?一定有一個原因令宇宙誕生。

我們可以總結我們的論點如下:

  1. 任何東西開始存在都有一個原因。
  2. 宇宙在(大約一百三十億年前)開始存在。
  3. 所以宇宙有一個原因。

由於前述的兩個事項的真確性,所以結論必須成立。

從案件的性質,這創造宇宙的原因必須是獨立自存的,不變的,永恆的和無形的本質。這本質必須是獨立自存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不能有無限倒退的原因。這本質必 須是永恆,因此不變的 — 至少超越宇宙 — 因為這本質創造了時間。正因為這本質也創造了空間,所以這本質亦必須超越空間,因此是非物質的,無形的。

此外,我認為這本質也必須是有人性的,否則一個永恆的原因如何能產生一種像宇宙般的非永恆的結果呢?如果那原因是必要及足夠條件的一組機械作業,那麼那原因永不會沒有結果地存在。舉例來說,造成水的凝固是因為溫度低於攝氏零度。如果温度自永恆的過去已經低於攝氏零度,那麼所有以前存在的水都會自永恆的過去一直凝固,而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之前開始凝固。所以如果原因是永久地存在的話,那麽結果亦應永久地存在。原因是永恆而結果有時間開始的唯一方法是那原因是有人性的主因,在沒有任何事先確定的條件下,自由地選擇去創造一個時間的結果。舉例來說,一個自永恆的過去坐著的人可以隨意地站立起來。因此,我們不只是被一個超越宇宙的原因所創造,而是被它有人性的創造者所創造。

大爆炸理論因此證實了基督教有神論者一直所信的:起初神創造了宇宙,這是否令人難以置信呢?現在我問你哪一個比較合理:基督教有神論者是正確呢?抑或宇宙是無緣無故地無中生有呢?至少我沒有困難評估這兩個可能性!

2. 上帝在為智慧生命所作的宇宙微調上合情合理

在過去的四十多年中,科學家發現智慧生命的存在有賴於在大爆炸本身一個複雜而微妙的初始條件的平衡。科學家以前認為,無論宇宙的初始條件如何,智慧生命最終可以進化。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的存在是平衡在刀刃之上。智慧生命的存在有賴於一個初始條件的深謀,而這初始條件必須是微調到一個程度可說是難以理解和估計的。

這種微調有兩種。首先,當自然定律以數學方程式表示時,你發現它們當中有某些常數出現,例如引力常數。這些常數不是由自然定律所決定的,而自然定律與這些差異很大的常數值是一致的。其次,除了這些常數外,還有某些任意的量被放入方程式作為自然定律運作的初始條件,例如熵的量或在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的平衡。所有這些常數和量都處於極其窄幅的值以允許生命存在。如果這些常數和量只差之毫厘,允許生命存在的平衡就會受到破壞,而生命將不會存在。

例如,物理學家戴維斯(P. C. W. Davies)計算出,只要改變重力或原子弱作用力的強度10100分之一,宇宙就不會有生命存在。驅使宇宙膨脹的宇宙常數(cosmological constant),並負責最近被發現的宇宙加速膨脹,被難以理解地微調到10120分之一。牛津大學的彭羅斯(Roger Penrose)計算出大爆炸的低熵條件只是出於偶然的賠率大約為1010^123分之一。彭羅斯評論說「我甚至記不起在物理學上見過甚麼所知的準確性接近,即使遙遠地,一個像1010^123分之一的數字。」[5]。而這不只是每個常數或量必須精密地微調,它們之間的比例亦必須微調,所以不大可能要乘以不大可能再乘以不大可能,直至我們的心裡纏繞著無限的數目字。

現在有三個可能性去解釋宇宙為何存在著這樣非凡的微調:物理必然性,偶然性,或設計。第一個可能性認為,有一些未知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T. O. E.) 能解釋宇宙為何如此。宇宙必須如此,真的沒有機會或有很少機會宇宙不容許生命存在。相比之下,第二個可能性認為微調完全是偶然的,宇宙容許生命存在只是一個意外事件,而我們就是那幸運的受益者。第三個可能性拒絕這些解釋,而傾向贊成宇宙背後有一智慧意識,去設計容許生命的宇宙。這三個可能性中哪個是最可信呢?

第一個可能性看來異常地難以置信。沒有物理原因說明為何這些常數或量應該有它們現有的值。戴維斯說:

「即使物理定律是獨一無二的,但這並不表示物質宇宙本身是獨一無二的。. . . 宇宙初始條件必須補充物理定律 . . . 現時沒有任何關於「初始條件的定律」的想法間接地提出它們與物理定律的一致意味著獨特性。 遠非如此 . . . 那麼似乎物質宇宙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它本來可以不是這樣的。」[6]

例如,到目前為止萬有理論最有希望的候選,超弦理論或M-理論,無法獨特地預知我們的宇宙。事實上,超弦理論允許一個約有10500個不同宇宙的「宇宙景觀」(cosmic landscape),均受現有的自然定律所支配,因此它並沒有使常數或量的觀測值在物理上是必要的。

那麼第二個可能性,即宇宙的微調是出於偶然,又如何呢?這個可能性的問題在於它不能合理地解釋宇宙允許生命存在的機會率實在小得不可思議。儘管在宇宙景觀裡會有大量允許生命存在的宇宙,但是允許生命存在的世界的數目與整個景觀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允許生命的宇宙的存在是難以置信地不可能。學生或內行人毫不在意地斷言:「它可能偶然地發生!」他們根本沒有生命所需的極度精細微調的概念。在他們生命任何其他方面永遠不會接受這樣的假說 — 例如如何解釋一夜之間有輛車子停在一個人的車道上。

有些人試圖逃避這個問題,聲稱我們實在不應為宇宙的微調條件而感到驚訝,因為如果宇宙不是被微調,我們就不會在這裡為它感到驚訝!考慮到我們都在這裡,我們應該期待宇宙是被微調的。但這樣的推理是邏輯的謬誤,我們可以用一個平行的實例去證明這一點。試想像你出外旅遊,但因為捏造的藏毒指控而被逮,被帶到一隊有一百名訓練有素的射手的射擊隊面前進行處決,所有步槍都瞄準你的心臟。你聽到的一聲令下:「準備!瞄準!開火!」然後你聽到震耳欲聾的聲槍。後來你注意到你還活著,所有一百名訓練有素的射手都射失了!現在你會得出甚麽結論呢?「嗯,我猜我真的不應為他們的射失而感到驚訝。畢竟如果他們沒有全部射失,我就不會在這裡感到驚訝!既然我在這裡,我應該預料他們都射失了。」當然不是!你會立刻懷疑他們都故意地射失了,整件事是故意安排的,是有人出於某種原因精心策劃的。雖然你不會因為你沒有死而感到驚訝,但你會因為你仍活著而確實感到非常驚訝。同樣地,考慮到宇宙為智慧生命的微調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可能性,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這不僅是因為偶然,而是設計。

為了挽救宇宙的微調是出於偶然的可能性,它的支持者因此被迫採納一種假說,即存在著無限多由眾多世界(World Ensemble)或平行宇宙(multiverse)所組成的隨機分佈的宇宙,而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一部分。在這眾多世界的某處,微調宇宙會看來好像只是偶然的,而我們恰好是一個這樣的世界。

然而,眾多世界假說至少有兩個重大弱點:首先,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樣的眾多世界存在,沒有人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世界。此外,記得博特,谷史,和威令根證明了任何處於一個不斷膨脹的狀態的宇宙不能有無限的過去,他們的理論也適用於平行宇宙。因此,由於過去是有限的,直到目前為止只有有限數目的其它世界被產生,所以沒有保證在眾多世界裡出現了一個微調的宇宙。

其次,如果我們的宇宙只是無限的眾多世界裡的一個隨機成員,那麽我們應該一面倒地更有可能觀察到一個與我們實際上所觀察到非常不同的宇宙。彭羅斯計算過,比起一個微調宇宙的存在,我們的太陽系靠著粒子的隨機碰撞而忽然形成是不可思議地更有可能發生。(比較起來,彭羅斯稱它為「絕對地微少」(utter chicken feed)。[7] )。因此,如果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世界裡的一個隨機成員,我們應該一面倒地更有可能觀察到一個比我們的太陽系更小的宇宙。又或者,如果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世界裡的一個隨機成員,那麼我們應觀察一些離奇的事情,例如馬匹因隨機碰撞而突然出現和突然消失,又或者永動機,因為這些事情都比所有自然的常數和量偶然地在落入幾乎是無限小的允許生命的範圍內,更有可能發生。像那樣的可觀察的宇宙在眾多世界裡比像我們的世界更多,因此,應該可以被我們觀察得到。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觀察,所以這一事實強烈地否定眾多世界假說。在無神論上,最低限度,因此極有可能沒有眾多世界。

所以這再次表明,基督教有神論者一向的看法,認為宇宙有一位有智慧的設計者,似乎比無神論的看法,認為宇宙只是偶然地被微調到了難以理解的精確度好讓智慧生命可以存在,更為合理。

我們可以總結第二個論點如下:

  1. 微調的宇宙是由於物理必然性,偶然性,或設計。
  2. 這不是由於物理必然性或偶然性。
  3. 因此,這是由於設計。

3. 上帝在世界的客觀道德價值觀上合情合理

如果上帝不存在,那麼客觀的道德價值觀便不存在。說有客觀的道德價值觀,即是說事情的對錯並非受任何人相信與否所影響。舉例來說,納粹反猶太主義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即使進行大屠殺的納粹認為這是好的;即使納粹德國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成功地將異見者消滅或洗腦,它仍然是錯的。我們在這裡聲稱,沒有上帝的存在,道德在這意義上並非客觀的。

許多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同意這點。例如,牛津大學已故的馬基(J. L. Mackie) ,我們的時代其中一個最有影響的無神論者,承認:「假如 . . . 有 . . . 客觀的價值觀,比起沒有客觀的價值觀,它們令上帝的存在更有可能。 因此,從道德到上帝的存在,我們有一個站不住腳的論點。」[8] 。但為了避免上帝的存在,馬基因此否認客觀道德價值觀的存在。他寫道:「很容易解釋這種道德意識為的一種生物和社會進化的自然產物。」[9]

勒斯(Michael Ruse) ,一位科學哲學家亦同意。他解釋說:

「道德是一種生物的適應,與手、腳和牙齒一樣。被視為一些關於客觀東西的理性地合理的主張,道德是虛幻的。我體會到當有人說:「愛人如己」,他們認為他們是指超越他們自己。不過,這種指法是沒有真正的基礎。道德只是生存和繁殖的一種輔助 . . . 任何更深入的意義只是虛幻的。」[10]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十九世紀偉大的無神論者的人宣布了上帝之死,明白上帝之死意味著所有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毀滅。

我認為尼采是正確的。

但是我們在這裡必須非常小心。在這裡問題不是:「我們是否一定要相信上帝,才可以活出有道德的生命?」我不認為我們必須這樣做。問題也不是:「我們能否沒有相信上帝而識別客觀的道德價值觀?」我認為我們可以。

相反問題是:「如果上帝不存在,客觀的道德價值觀會否存在?」和馬基和勒斯一樣,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去認為在沒有上帝的情況底下,人類的道德是客觀的。畢竟,如果沒有上帝,那麼人類又有何特別之處呢?他們只是自然界偶然的副產品,而自然界只是於相對地近期才由一些失落在一個不有善的和沒頭腦的的宇宙某處的極小的塵粒演變而成,而人類亦注定要在一段比較短的時間內個人地和集體地滅亡。從無神論的觀點,某些行動,例如強姦,可能在社會上並非有利的,因此在進化過程中成為了禁忌;但這絕不證明強姦真是不對的。從無神論的觀點,除了社會後果,你強姦別人也沒有什麼不妥。因此,沒有上帝便沒有強加於我們良心的絕對的對與錯。

但問題是客觀的價值觀的確存在,我們都深知這一點。比起否認物質世界的客觀現實,我們沒有更多理由去否認道德價值觀的客觀現實。勒斯的論據充其量也只能證明我們對客觀道德價值觀的主觀看法在進化。但如果道德價值觀被逐漸發現,而不是發明,那麼我們在道德領域上逐漸而不可靠的領悟對那領域的客觀現實所作的損害,不比我們在物質世界裡逐漸而不可靠的領悟對那領域的的客觀性所作的損害為大。我們多數人認為我們理解客觀的價值觀。正如勒斯自己承認,「一個人說強姦小孩子在道德上可接受和一個人說2+2=5同樣地錯。」[11]

好像強姦,折磨和虐待兒童等行動不僅只是社會上不能接受的行為,亦是不道德的弊病,一些錯誤的東西。同樣地,愛、平等和自我犧牲都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客觀價值觀沒有上帝是不能存在的話,而客觀的價值觀確實存在,那麼順理成章上帝必然存在。

我們可以總結這些論點如下:

  1. 如果上帝不存在,客觀的道德價值觀是不存在的。
  2. 客觀的道德價值觀確實存在。
  3. 因此,上帝存在。


4. 上帝在關於耶穌的生命,死亡以及復活的歷史事實上合情合理

歷史人物拿撒勒人耶穌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新約聖經批評家已達成相當的共識,就是歷史的耶穌帶著前所未有的神聖權柄感,即代替上帝站立和發言的權柄,來到這個世界。這也是為什麼猶太人領袖以褻瀆的罪名煽動人們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聲稱神的國度在祂自己裡已經來了,祂並行了各樣神蹟和驅鬼來清晰地證明這個事實。但祂 的聲稱最重要的確證是祂從死裡復活,如果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那麼看來我們手上有一個神蹟,並因此證明上帝的存在。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耶穌的復活是一件你是否只憑信心接受的事,但其實有三個被確立的事實,今日被大部分新約聖經歷史學家所承認,我認為最好被耶穌的復活所說明:祂的空墓,祂死後的出現以及門徒對祂復活的信念的由來。讓我們簡短地看看以上各點。

事實一:耶穌的一群女信徒在星期日早上發現祂的墳墓是空的。根據一位專門研究復活的奧地利學者克雷曼(Jacob Kremer),「到目前為止多數學者堅定地認為聖經中關於空墓的陳述是可靠的」[12] 。根據温達令(D. H. Van Daalen),基於歷史理據去反對空墓是極之困難的;那些否認空墓的人是基於神學或哲學的假設。

事實二:不同的個人和團體在不同的場合於耶穌死後看 到祂活著地出現。根據著名的德國新約聖經評論家洛文(Gerd Lüdemann),「彼得和其他門徒在耶穌死後所經歷的,就是耶穌以復活的基督的姿態向他們顯現,可以被視為歷史事實。」[13]。耶穌的這些出現不但被信徒所目擊了,亦被非信徒,懷疑論者,甚至敵人所目擊了。

事實三:儘管傾向相反的結論,最初的門徒突然相信耶穌的復活。試想想門徒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所面對的形勢:

1. 他們的領袖已死,而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望並不包括一位可恥地被他們以罪犯的身份處死,而非戰勝以色列的敵人的救世主。

2. 猶太關於來世的信仰排除在世界末日全體復活之前,任何人能從死裡復活並得榮耀和永生。

儘管如此,最初的門徒突然強烈地相信上帝令耶穌從死裡復活,並願意為那信念的真相而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新約聖經學者約翰遜(Luke Johnson)說過「最早期的那種基督教運動需要某種強大和有改變能力的經驗才能造成的。」[14] 。一位著名的英國學者賴特(N. T. Wright) 總結,「這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個歷史學家,除非耶穌從死裡復活並留下一個空墓,否則我不能解釋早期基督教的崛起。」[15]

一些嘗試去解釋這三個重要的事實 — 好像門徒偷走了屍體或耶穌並非真的死了等等 — 已普遍被當代學術界所否定。簡單的事實是,根本就沒有合理和自然的解釋去解釋這些事實。因此,在我看來,基督徒是有充分理由去相信耶穌已從死裡復活,並且是祂自稱祂是的,但這意味著上帝的存在。

我們可以總結這一論點如下:

  1. 有三個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命運的既定事實:他的空墓的發現,他死後的出現,以及祂的門徒對祂復活的信念的由來。
  2. 「上帝令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假說是這些事實最好的解釋。
  3. 「上帝令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假說意味著被拿撒勒人耶穌所揭示上帝是存在的。
  4. 因此,被拿撒勒人耶穌所揭示上帝是存在的。

5. 上帝是可以立刻被認識和經歷的

這並非證明上帝存在的真正理由;更恰當地,它主張你可以放棄爭論,簡單地立即經歷上帝,來完全地認識祂的存在。這是聖經中人們認識上帝的方法,正如希克(John Hick) 教授解釋:

「他們所認識的上帝是一位與他們自己意志互動的動態意志,是一純粹既定的現實,不可避免地被看作破壞性的風暴和賦予生命的陽光 . . . 他們不視上帝是一個被推斷的本質,而視祂為一個被經歴的現實。對他們來說上帝不是 . . . 一種被心靈採納的想法,而是賦予他們生命意義的經驗性的現實。」[16]

哲學家稱這樣的信念為「徹底地基本的信念」。它們並非基於一些其他的信念;相反,它們是一個人的信念系統的基礎的一部份。其他徹底地基本的信念包括相信過去的真實性,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像你自己的其他意志的存在。當你想想看,這些信念沒有一樣是可以證明的。你怎樣證明這個世界並非在五分鐘前被造,並加入一些的陳舊的外觀,例如在我們肚子裡我們其實沒有真正吃過的早餐食物,以及在我們腦子裡其實沒有真正有經驗過的事件的記憶痕跡?你怎樣證明你不是一個被瘋狂科學家浸在一大桶化學物質,並用電極刺激的一個腦袋,使你相信你在這裡聽這個講座?你怎樣證明其他人不是只是有人類特徵,並顯示出一切有思想的人類的外在行為,而實際上他們只是無靈魂,像機械人一樣的實體?

雖然這些信念對我們來說是基本的,但這並不代表它們武斷。相反,它們是在某些經驗底下形成,在這方面它們是有理據的。在看見,感覺和聽見東西的經驗方面,我自然地形成我感覺到有某些有形物體的信念。所以,我的基本信念並不是武斷的,而是適當地根據經驗而來的。我們可能無法證明這種信念,但卻是完全理性去持有這些信念。你必須是瘋狂才可以認為這個世界是在五分鐘前被創造的,又或者相信你是一個被浸在水桶裡的腦袋!這些信念因而不只是基本的,而是徹底地基本的。

同樣地,對於那些尋求祂的人,相信上帝是一種根據我們經驗上帝的徹底地基本的信念。

我們可以總結這一考慮如下:

  1. 適當地有理據的信念可以作為沒有依據論點的基本信念被理性地接受的。
  2. 相信聖經中的上帝存在是適當地有理據的。
  3. 所以相信聖經中的上帝存在可以作為沒有依據論點的基本信念被理性地接受的。

既然這是正確的話,那麽還有一個危險,即上帝存在的論據實際上可能會分散一個人對上帝祂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你真誠地尋求上帝,上帝向你顯示祂的存在。聖經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我們絕不能這麼集中在證明上帝,而聽不到上帝向我們的內心說的心聲。對於那些聽的人,上帝會立即成為他們生命裡的現實。

總結以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五個很好的理由去相信上帝存在:

  1. 上帝在宇宙的起源上合情合理
  2. 上帝在為智慧生命所作的宇宙微調上合情合理
  3. 上帝在世界的客觀道德價值觀上合情合理
  4. 上帝在耶穌的生命,死亡以及復活上合情合理
  5. 上帝是可以立刻被認識和經歷的

以上僅是上帝存在的部分證據。世界著名的哲學家普蘭丁格(Alvin Plantinga) 已經列出二十多項論據證明上帝存在[17]。這些論據連合起來構成了強大的累積論據去證明上帝的存在。

因此,我認為基督教的有神論是一個可信的世界觀,並由每一個理性的人去細心地考慮。

 


1 David Hilbert, "On the Infinite," in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aul Benacerraf and Hillary Putna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4), pp. 139, 141.
2 ABC Science Online, "The Big Questions: In the Beginning," Interview of Paul Davies by Philp Adams, http://aca.mq.edu.au/pdavies.html.
3 Alex Vilenkin, Many Words in One: The Search for Other Universes(New York: Hill and Wang, 2006), p. 176.
4 Anthony Kenny, The Five Ways: St. Thomas Aquinas' Proofs of God's Existence(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9), p. 66.
5 Roger Penrose, "Time-Asymmetry and Quantum Gravity," in Quantum Gravity 2, ed. C. J. Isham, R. Penrose, and D. W. Sciama(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1), p. 249.
6 Paul Davies, The Mind of God(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p. 169.
7 See Roger Penrose, The Road to Reality(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5), pp. 762-5.
8 J. L. Mackie, The Miracle of Theis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2),pp. 115-16.
9 Ibid., pp. 117-18.
10 Michael Ruse,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Christian Ethics," in The Darwinian Paradigm(London: Routledge, 1989), pp. 262-269.
11 Michael Ruse, Darwinism Defended(London: Addison-Wesley, 1982), p. 275.
12 Jacob Kremer, Die Osterevangelien--Geschichten um Geschichte(Stuttgart: Katholisches Bibelwerk, 1977), pp. 49-50.
13 Gerd Lüdemann,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Jesus?, trans. John Bowden(Louisville, Kent.: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5), p. 8.
14 Luke Timothy Johnson, The Real Jesus(San Francisco: Harper San Francisco, 1996), p. 136. 
15 N. T. Wright, "The New Unimproved Jesus," Christianity Today(September 13, 1993), p. 26.
16 John Hick, "Introduction,"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Hick, Problems of Philosophy Series(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64), pp. 13-14.
17 Alvin Plantinga, "Two Dozen(or so) Theistic Arguments,"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33rd Annual Philosophy Conference, Wheaton College, Wheaton, Illinois, October 23-25, 1986.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philofreligion.homestead.com/files/Theisticarguments.html.

Without Excuse 鳴謝 Reasonable Faith 允許翻譯及在網上發表本文。